这是一座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城市;
这是一座高度浓缩一个时代精华的城市;
这是一座始终充满闯劲、创劲和干劲的城市;
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深圳。
40年岁月如梭,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,深圳奇迹般崛起于中国南方,绽放夺目光彩。
金秋十月,鹏城大地金风送爽。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再次来到这块热土,再论改革开放,针对时与势,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改革开放绝不停步的声音。
谈变局:新形势呼唤经济特区新作为
改革开放,是决定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。深圳,40年来被视为中国的改革地标,中国领导人每一次在深圳的视察和讲话,在外界看来都具有指标意义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,再度分享对当今世界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: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,保护主义、单边主义上升,世界经济低迷,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,国际经济、科技、文化、安全、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,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。”
越是局势艰难,就越是需要解放思想、扩大开放。深圳,一直走在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,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趟出了一条新道路。
而今,深圳是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城市,是全球硬件创新的领头羊,是用实践检验真理的先行者,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示范区。深圳这座城市始终与全球风云变幻息息相关、与国内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相连。
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在接受记者在采访时坦言,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进一步深刻调整,世界重大变革的形势确立了。这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未来的使命、新方位、新坐标,都将产生影响。
当前,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,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,经济特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。
“今后一个时期,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,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,这是我们观察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背景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向记者分析表示,在这样的背景下,要在危机中育新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,经济特区是排头兵和突破口,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。
“惟其艰难,才更显勇毅;惟其笃行,才弥足珍贵。”新形势需要新担当、呼唤新作为。党中央对深圳等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把脉定向,指引方向。
——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;
——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,落实新发展理念,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;
——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,改革不停顿,开放不止步;
——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,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张连起认为:“面对新形势,总书记的讲话指引我们只有坚持改革不停顿、开放不止步,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,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,才能更好把握机遇、应对挑战,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。”